继续教育简介
《继续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国内继续教育培训领域的大型综合类期刊。
《继续教育》以“把握继续教育时代脉搏、引导继续教育发展潮流,发布继续教育权威言论,剖析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传播继续教育前沿理论,探讨继续教育创新模式,交流继续教育成功经验,追踪继续教育动态信息”为宗旨,以“政府决策者的参谋,管理工作者的助手,理论研究者的论坛,培训需求者的益友”为服务方向,主要发布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反映各地教育改革和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举措和经验;报道国内外继续教育新动向及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情况;提供有关招生考试信息;介绍科目指南学习方法、成才途径。
《继续教育》是全国教育类核心刊物,2004年荣获北大核心期刊。
《继续教育》杂志目前已停刊,具体复刊时间以杂志社消息为准。
杂志文章特色
1.来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逻辑严谨、文字简练、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并能够反映一定时代特性、具有新意、体现主题。
2.来稿请提供电子版本。论文字数以3500—5000字为宜。文中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为一、二、三标字;第二级标题为(一)、(二)、(三)标字;第三级标题分为1、2、3标字。引文注明出处。注释一律在文中使用脚注,整体排序,用①②③……表示;参考文献放在文中使用[1][2][3]表示。
3.论文基本要素齐全,应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中途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参考文献、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全称)及详细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等。
4.本刊所登载文章内容,均将上网用作文献数据库查阅,如有特殊要求者,请随稿件一并说明。
5.一律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如作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个月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
6.所投稿件请保证版权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若发现此类情况,本刊不再接受和刊用该作者的来稿。
7.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均按自动接受上述约定处理。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本刊特稿,特别策划,观察思考,它山之石,理论纵横,军事人才培养
摘要:当前全面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时刻。"精准扶贫"则是贫困群众全面脱贫的关键,也是贫困地区必须要打赢的一场攻坚战。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整个扶贫开发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继续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从精准扶贫的视角,解析了扶贫工作机制的内涵,探讨了高校继续教育功能以及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高校继续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本研究调查了江苏省党政干部对于本省在经济增长、科技发展、企业服务、法制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绩效评价,以及个人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职业伦理、关于民生福利和环境保护的发展观、服务型政府特别是政府服务科技创新和企业的理念和自我评价。本研究将江苏省问卷调查数据与全国整体数据特别是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四地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江苏省党政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较高,走在全国前列,尤其在科技发展工作方面表现突出,但在"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理念和实践以及科技创新服务和企业服务工作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提升工作绩效。
摘要:普通高校网络教育进入后试点时代的转型发展是一个十分紧迫的实践问题。本文从教育综合改革、在线教育发展以及政策调整三个维度分析了高校网络教育面临的发展形势,重点分析了其在开放办学、服务定位、资源共享、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兼顾校内办学与社会服务、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摘要:结构化研讨是国企管理人员培训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结构化研讨以"乔哈里窗"理论和平行思维理论为基础,具有结构化的主题生成、结构化的成员组成、结构化的流程步骤和结构化的评价机制等特点。在国企管理人员培训中开展结构化研讨,要形成科学的主题的生成机制,规范小组人员的组成与角色分配,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研讨的组织并开展有效评价。
摘要: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本研究以高职数学课堂为例,旨在审视21世纪我国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十几年来的变化,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堂中生态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情境环境及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生态位、"教学"生态位、"评价"生态位等七方面的失衡现状来探讨高职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点评详情